读书笔记#3:历史只是个镜像

有句话叫“前日之不可追”,字面意思就是说,过去就过去了,也回不了头。更文艺的说法,就是“那些年逝去的XX…”,如昙花一现。虽有记忆或纪录,但此时记忆的内容早已无法准确的还原当初。正如历史,虽有文献记载,但毕竟出自人手,也很难不受王权和皇权的影响,在加上撰写者的主观意识,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真的是当时发生的事吗?不见得。所以,考古和历史研究总分不开,相互印证,才能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历史真...

read more...

读书笔记#2:盛世难掩颓废

作为扩展阅读,前日通过喜马拉雅里的百家讲坛了解到,大清帝国先后两次错过了与世界同步的机会,可以说,这样一个窗口期的错失,让整个帝国,包括整个华夏民族遭受了百年耻辱。摈弃民族偏见,在当时汉人居多的情况下,大清入主中原,本来在心理上就觉得恐惧:一个绝对人口少的民族主宰多于自己N倍的民族,换做今天你试试?所以,正因为如此,清统治者比以往的封建王朝更保守、更封闭,也更极端。 基于更加...

read more...

读书笔记#1:视野、人和制

茅海建的《天朝的崩溃》已经看了一半多了,对于晚清的悲剧,或许在今人看来是其咎由自取,以至于对于中国现在的窘态,也归咎于当时的晚清政府。当时的“时”、当时的“势”和当时的“人”、当时的“制”才造就了当时的悲剧。历史已发生,已是过往,还数落当时王朝和人的罪过,未免太小家子气。历史的结果都是千丝万缕的因素所成就的,不是今人假设那么简单的,我们不能以前现在的视野来看当时的人和事。所以,茅海...

read more...